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指出,根据近日发布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携号转网相关流程和内容,以保障携号转网顺利实施。不过,要让携号转网真正落地还有两大挑战,一是改造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和运营系统,二是同步改造第三方平台。只有系统改造好了,才能确保用户转网后的使用体验,才能让携号转网更好落地——
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携号转网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明确了“携号转网”的服务办理条件、业务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这标志着携号转网工作进入了落地阶段,用户距离可以真正办理携号转网业务指日可待。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指出,根据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日前介绍说,为落实“携号转网”工作,工信部组织3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公司已制定了系统建设改造、联调联测、提供服务“三阶段”的工作时间表,部署在全国推进“携号转网”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动中,5个试点省市共完成了230万用户携号转网工作。
自2010年11月份工信部启动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以来,客观存在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各方责任。此前,有用户反映携号转网业务办理流程长,基础电信企业设置障碍为难用户;或是用户“在网协议”无法解除,或者办理业务“下月复下月”等。
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个别地区个别基础电信企业,把携号转网作为争抢用户的一种“竞争手段”,出现了办理流程复杂、故意设置转网门槛等不当行为。但也有一些属于用户与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在网协议”问题,需要明确解除的责任和方式。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表示,为此,《征求意见稿》明确,申请携号转网的用户,要同时满足5个条件——申请携号转网的号码是实名登记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已结清或约定结清电信费用、没有或已解除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的协议、号码入网已满120个自然日。
如果5个条件都满足,仍遇到各种故意为难怎么办?《征求意见稿》也明确,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绝、阻止、拖延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查询服务及解除限制服务;或是增设办理条件,以任何方式拒绝、阻止、拖延向满足条件的用户提供携出授权码服务。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表示,经过电信体制改革,我国通信市场已基本形成了3家基础电信企业充分竞争的格局,每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吸引着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在网间流动,更换提供服务的运营商。
携号转网的好处不止于此。李朕进一步分析说,首先,携号转网可以省去换网换号的麻烦,更换运营商却不改变电话号码,为用户维护个人信息和社交圈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其次,携号转网让用户能在多家运营商的资费套餐中作横向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营商与套餐并签约;再次,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对运营商进行约束,以保证多家运营商的相互制衡,共同健康发展。
“但从全面铺开的角度来说,还要妥善应对数据量庞大、涉及面甚广的两大挑战。”闻库说。
一是对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网络和运营系统实行改造,涉及近16亿移动用户运营系统的更新,工程之复杂、规模之大从全球来看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是要将与手机号捆绑的各项应用一起转网,还需对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互联网企业等第三方平台进行同步改造,工程更为巨大。手机号码已广泛使用在各行各业的信息应用中,要维持原有应用不受影响,需要各行各业应用系统协同配合,确保用户“携号转网”后的使用体验。
今年5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今年11月底前,要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如今,距离目标时限只剩4个月。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指出,按照今年3月份工信部给出的时间表,第一阶段是8月底前,各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网络及系统建设和改造工作,具备企业间联调联测的条件。第二阶段是11月10日前,各基础电信企业、中国信通院完成全业务流程联调联测相关工作,具备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能力。第三阶段是11月底前,全国范围内正式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其中,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5省(市)要在9月20日前完成试验,正式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累计净增移动用户最多,中国移动次之,中国联通最少。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信将成携号转网的最大受益方?
“携号转网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三大运营商高枕无忧的状态将被改变,运营商必将向一个更加全面的服务提供商转变。在5G时代前夜,运营商更要提前布局,有效平衡流量资费和服务质量的关系,才能增加客户黏性。”李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