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有关今明两年的经济分析与展望声音渐多。
12月16日,央行和社科院同时发布了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由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撰写的工作论文判断,2016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的基准预测为6.8%,比对今年的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
蓝皮书作者之一、社科院数经所副所长李雪松告诉
42crmo钢管检测员,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剧。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建议增加5000亿元财政赤字。
据
42crmo钢管检测员分析
,201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产能过剩、制造业利润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等因素仍将对明年的经济构成下行压力,但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各项稳增长和结构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外部需求状况的好转,未来几个季度中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将有所增加,经济结构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从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明显回暖,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逐步企稳。从今年4月份开始,全国商品房当月销售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到6-7月份同比增速进一步达到33%。虽然此后几个月的增速有所回落,但4-11月份的同比增速平均值仍达到22.4%,明显高于去年1月至今年3月份期间的负增长情况。
从近期高层对经济的表态看,楼市也成为绝对重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此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歼灭战”,化解房地产库存是其中之一。
曾经被视为经济过热源头的房地产业,再次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调节器。“大城市存量住房消化任务完成后,住宅开发投资活动必然会逐步增加。与房地产市场相关度较高的建材家具、装修装饰及家电等消费也会逐步反弹。”
经济下行压力不可小觑,央行论文提示的三个下行风险分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仍然低迷,产能过剩仍未明显缓解,明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继续放缓;在不良贷款率上升周期,银行贷款较为谨慎;国内外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供给,多次降准降息,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根据社会融资规模的权重估算,今年10月底企业平均融资成本比去年末下降了120多个基点。
但明年金融环境变数较大,货币政策稳增长亟须财政接棒加码。央行论文也称,依据部分金融机构的研究分析,目前业界普遍预期未来不良贷款率会继续上升。因此,一些银行贷款投放可能变得更加谨慎,特别是针对煤炭、钢铁、建材等产能过剩领域以及中小微企业贷款。
2016年财政赤字规模可扩大至21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5000亿元,财政赤字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仍可控制在3%以内。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1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10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4000亿元。
之所以要给地方增加4000亿元赤字是为了稳定投资。目前投融资平台规范化,土地出让金减少使得地方财政空间被压缩,很多中央资金拨下去,地方无法配套,增加地方发债规模是为补充地方投资的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