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发达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大范围地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的深度合作,一定能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是顺应产业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按照“国际惯例、商业原则、企业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中国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方面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中,其他国家如果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方将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分析,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使一些经济体的工业体系迅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会带来产业的全球深度调整和重新分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抓住了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机会,加速自身产业体系建设,补足了基础设施的短板,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改善。同时,中国既“引进来”又“走出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比较丰富的产能。
不过,中国不能再完全依靠出口消费品来拉动外需,而要从单纯出口消费品转向进行国际的产能和装备合作,这是顺应国际产业分工发展潮流的举措。事实上,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也有利于助推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金融危机从爆发至今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但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危机的阴霾,世界经济复苏依然显出疲态。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前些年一直维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渐次放缓至7%以上。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同时,中国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许多工业品的产能并不落后,中国有能力推动国际的产能和装备合作。
而发达经济体具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本身的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2002年,大连机床并购了美国一家机床企业,并在后期陆续追加投资,把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制造转移到了海外。
当时大连机床展开并购的时候,就是为了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大连机床通过与国际同行开展合资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制造模式的进步、商业模式的进步,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
42crmo无缝钢管检测员
了解到,2014年,辽宁省“走出去”单位433个。近年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海外投资达到36亿美元。产能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对辽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对于体制机制转化都是很好的推动作用。
按照国际惯例,商业原则、企业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中国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的结合,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都坚持共同商量、共同建设、共享利益,充分考虑产能合作对方国家的需要,考虑对方的核心关切。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外交部已经开展了一轮调查,充分了解了60多个国家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的诉求和需求。这项调查为今后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完成调查以后,我国确定了一些合作意愿比较强烈、合作基础条件比较好的这样国家,并在境外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园区。我国已经在亚洲、非洲、拉美和欧洲初步圈定了15个国家。其中,我国与俄罗斯除传统能源领域的合作外,在航空航天、装备机械等领域的合作步伐也很快;我国与哈斯克斯坦已经确定了第一批产能合作项目25项,总额度达到230亿美元;第二批项目42项,总额度达300亿美元。
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首先,要建立政府间的、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其次,要有框架方案,明确最近这一年或者两三年做什么、怎么做;再次,要有比较明确的项目清单,包括早期收获项目清单和愿景项目清单。此外,要做出融资安排,为产能合作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