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来源: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http://www.js42crmo.com | |
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的转型升级。香港利丰有限公司集团主席、冯氏集团副主席冯国纶在美国读MBA时曾听到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造马鞭的企业,一门心思去研究如何做好马鞭,把马鞭做得出神入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却不知道世道已经生变——社会已不再需要马鞭了,最后这家企业被迫倒闭。 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8.23亿吨,当年全国总人口为13.6亿人。据此计算,2014年,我国人均粗钢产量为605.14千克。根据发达国家粗钢发展历程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粗钢产量不仅已经进入峰值区,而且正在步入消费的拐点区。 有数据显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粗钢达到峰值的年份基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峰值平均人均粗钢消费量为685.9千克。 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我国粗钢需求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2020年期间,峰值为7.7亿吨~8.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 2014年,我国粗钢人均消费量为605.14千克,已经接近上述国家和地区峰值人均消费量685.9千克的平均值,表明我国已进入人均粗钢消费的峰值弧顶区。如果与美国人均消费710千克和日本的1098千克较高数值相比,分别相差107.96千克和495.96千克,似乎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同时需要重视和研究两个客观事实: 企业研发实力也存在问题。在较大的市场压力面前,一些过去长期以建筑钢材等“大路货”产品为主导的大中型钢企,也正在转型生产优钢特钢,力图摆脱困境。但是受生产建筑钢材形成的企业研发机构、生产队伍、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低下,近些年在钢铁产品推陈出新、发明专利等领域没有建树,甚至发明专利为“零”。这些长期形成的困局有待破解。 与国际市场中高端产品竞争不适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钢材累计进口同比增长2.5%,进口价格上涨2.5%,而同期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却下降11.5%,二者存在近5倍的差距。 一直以来,我们呼吁和鼓励钢铁业大力发展可以“顶替、替代”进口的产品,以解决我国中高端钢材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问题。对此,的确有一些企业在一直努力追赶,但是实际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这也是未来国内钢铁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上一篇:钢铁产能合作不是落后产能转移
|
|
本网站(http://www.js42crmo.com)刊载的钢铁业“三个不适应”问题待解等版权均属于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http://www.js42crmo.com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站钢铁业“三个不适应”问题待解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谢谢合作。 | |
本文网址: | |
|
|
联系我们
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电话:0510-85362028
传真:0510-85360795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1511156
网址:www.jtybgb.com
地址:无锡市新区城南路32-1号
市场分析首页 >市场分析